最近去了趟世博,感触还蛮多的。
起因是我们平米的一个会员,近期准备换房,想置换一个空间更大,房龄更新一点的房子。
本身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需求。
当下市场,大部分也都是卖一买一的置换客。
但现在比较棘手的问题就在于。
会员准备卖掉的这套房子,处于世博板块。
“这一片都是老房子,很多没电梯,我父母年纪大了,上下楼梯有些吃力。”
这位会员有些无奈的介绍道:
“之前买房什么也不懂,现在准备卖掉的时候,才发现当初选房的眼光是真的不行。”
的确,当下站在卖房的角度,对他的确不是那么友好。
特别是,从板块到房子,都没有优势。
看到他有些着急,我还是安抚了下他:“别急,世博一直是好地方。”
晚饭后我去世博东岸绿道转了转,途经梅赛中心,广场上有很多户外直播,街头唱歌的年轻人。
晚风吹拂,坐观江景,身边人流熙熙攘攘,挺热闹的,讲真的,世博的滨江活动氛围还真的挺好的。
毕竟,规划上这里是CAZ(中央活动区)。
但从各个方面来说,跟陆家嘴和前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图片
走出世博滨江绿道,就完全没有梅赛中心附近的热闹氛围。
世博源商业以南的居住区,仿佛和东岸绿道的繁华有一种割裂感。
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建设已经完成,人口密度也很高,甚至有世博顶级IP加成,但世博板块的楼市一直起不来。
关注魔都财观
学习科学买房法,理性分析板块价值
魔都财观
为上海家庭提供专家定制买房方案,关注回复1,领取价值百万的《上海买房攻略》电子书,帮你买房避坑。
22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世博会带来诸多红利
世博板块是浦东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
作为市区的飞地引入了大量安置人口,上钢三厂也兴建了大量工人新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卢湾区拆迁,大批老卢湾来到世博板块。
图片
虽然开发较早,但当时的世博并不宜居。
居民迫切需要的生活配套基本等于0,买菜出来吃饭都不方便,而且附近有上钢三厂等工业厂房,污染很大。
世博板块最早为浦东新区开发建设引入大量人口,在居住质量和生活配套上却有所牺牲。
现在的老房子基本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现在老房子里的住户很多是30年前浦东开发建设的生力军。
世博板块的腾飞机遇,还是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
借助世博东风,世博板块拆迁了包括上钢三厂在内的多个工厂。
取而代之的是世博园区大量的公建和绿化。
靠近世博园区的老房子也做了立面维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世博板块开通6/7/8/13四条地铁线,未来还有19号线开通。
这样的地铁密度,让板块内的绝大多数小区都是地铁房,到上海任意一个热门商圈都很方便。
世博会之后,保留的世博轴成为如今10.8万方体量的世博源商业街区。
除少数保留场馆外,大量临时场馆拆除,给世博板块留下大量可供开发的净地。
现成的净地+政策支持,世博板块产业导入优势巨大。
世博会后,这里进驻了大量国央企总部,甚至一度传闻上海市政府也要搬迁至此。
世博会对板块基础设施提升巨大,公建+绿化大幅提升城市形象,产业+地铁带来大量人流。
可以说,世博会后,世博板块有了与周边板块拉开差距的底气。
图片
规划起点高,世博为何起不来?
世博片区的综合规划,自世博会后热度一直很高,世博板块是上海黄金三角2.0组成之一。
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和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同级,主要承担文化、商业、游憩等核心功能,
图片
能承载国际都市的核心功能,世博板块也贡献了自身最有价值的核心地段:东岸滨江地块。
从控规图中可以看到,世博板块黄浦江东岸布满商业,商办用地,黄浦江转弯处是世博公园。
板块内地标建筑与高级写字楼遥相呼应,黄浦江景尽收眼底;
板块外多条地铁,通达性王炸!
板块价值完全展现在了全上海乃至全世界眼前。
但是,优秀的孩子,往往更多属于全社会。
也恰恰是聚焦面向世界级的城市展示,让世博板块缺少对内部空间的完善。
这里可以从规划角度解释我提到的割裂感,浦东南路-耀华路两侧,规划差别太大了。
浦东南路-耀华路南侧,是老旧住宅区,旧城低密路网,延续旧城肌理;
浦东南路-耀华路北侧,是商办公建区,新城高密路网,焕发城市生机。
图片
站在老旧住区里,望向世博源,也能感到:路对面繁华热闹,但与这里好像没啥关系。
世界级的视野,国际化的功能,世博板块能在上海承担这样的重任,无疑是好地方。
只是这个好地方,价值还没有体现在楼市上。
世博板块值不值得买?
立刻扫码添加观观老师咨询
图片
图片
硬伤难除,世博的价值无法体现
板块价值怎么才能传导到楼市上?先看下世博板块的基本配套:
学区:板块内比较好的只有上海市实验中学,但面向全市招生,只能提升周边住宅租金;
商业:世博源体量大,但离居民聚集区较远,老商业昌里路多为沿路商铺,商业能级较低;
产业:国央企总部,产业导入优势明显,增加人流量;
交通:地铁密集,19号线规划已明确;
医疗:缺好医院,同济医院等距离较远,好在地铁方便;
景观:沿线江景+世博公园+地标场馆,顶配景观体系;
综合下来,就是优势很突出,短板也很明显。
学区、商业、医疗,三大和自住最关心的配套弱于板块能级,的确影响了板块房价。
看到这,也只能说世博板块的房价难以突出,不至于成为价格洼地吧!
图片
这二手住宅均价,居然远低于周边所有板块!
什么样的硬伤,能让板块房价沦落至此?
很多人也许觉得答案呼之欲出:住宅全是老破小啊,涨不动。
但我认为,上海很多地方都有老破小。
能完美形成价格洼地,还与规划能级相去甚远的,世博板块却是独一份。
世博板块楼市真正的核心缺陷是:没有新房!
与其说是缺陷,不如说是遗憾。
不管是当年世博会留下的净地,还是一直传闻的拆迁机会,都没能给世博板块带来高质量的新房。
而如今几乎没有住宅净地了,已建成区如上钢新村,上南新村,德州新村,都是老破小。
东岸绿道的规划大部分都是商办,极少数的宅地,现在用于高端租赁:耀华滨江公寓等。
图片
缺陷也好,遗憾也罢,总之形成了现在的硬伤:不仅没有新房,连新地都没有。
世博会至今,上海房价涨多少了?长期无新房,就代表长期没有产品能真正体现板块价值。
只跟随每轮普涨,房价不会突出。
何况,就算是普涨,老房子的涨幅也是最低的那一档。
久而久之,世博板块的房子坐实了价格洼地。
图片
世博还有没有机会?
其实世博板块的区位条件和优势配套,是很匹配中高端住宅的。
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短期没有条件诞生好房子。
中长期,还得看城市更新。
旧改周期长,上海目前的旧改重点是黄浦。
随着时间推进,世博板块的旧改需求也愈加迫切,很多四五十年以上的老房不再适合居住。
或许到那时,世博板块才能迎来自己的新房。
如果你是刚需客户要在市区买房,世博板块可以成为首选。
尤其是年轻人们,对学区、医院不太看重的,选世博板块上车不会错。
如果你偏重投资,现状老破小投资属性不强,抗跌但难大涨;
除非去搏长期的拆迁,投资周期太长,并不推荐。
即使房价处于洼地,也不能否认世博板块对上海的重要意义的巨大贡献。
世博,一直是个好地方。
但的确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体现它的价值。
1106
938
946
919
941
971
905
945
1010
970
1078
994
588
543
534
548
1106
938
946
919
941
971
905
945
1010
970
1078
994
588
543
534
548